近日,新澳网官方网站浏览器工作部收到了一封特别的来信。
这是一封感谢信,信中对佳木斯大学两名见义勇为的学子表示衷心感谢。他们是检验医新澳网官方网站浏览器2021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张智杰同学和公共卫生新澳网官方网站浏览器2021级预防医学专业的陈高嘉同学。
5月1日晚十点左右,张智杰和陈高嘉从自习室的方向赶往寝室,恰好在途径新澳网官方网站浏览器东门附近的急拐弯处,发现一位年迈老人正跨着电瓶车挣扎着从地上起身。当时夜已深,加上地段偏僻,那条路上几乎没有行人,只有疾驰的车,一辆一辆地绕开了老人的身边而过,没有车停下来问问老人是否需要帮助。
起初,陈高嘉也和那些路过的车主心理一样,侥幸地以为老人只是不小心摔倒而已,很快就能自己起来了。可是,当经过老人之后,强烈的责任感催使着她,让她不放心地又回头望一眼。她想确认一下老人在这么危险的地段摔倒,有没有起来,有没有被其它车辆剐蹭到。
这一望可不得了,陈高嘉发现老人爬起来后,刚刚骑上车就又摔了下去,而且这次差点和一辆小汽车相撞。电瓶车结结实实地压在了老人的身上,让他动弹不得,连起身的力气都没有了。陈高嘉一下子心急起来,匆匆叫住同行的张智杰,智杰也注意到了老人所处的危险,两人快速冲到老人跟前,合力抬起电瓶车,随后关切地询问老人有没有伤到哪里。
从老人混乱的回答中,两人发现他的神志有些不清醒,出于担忧,两人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老人安全护送到家。经过几次指错路以后,老人在他们的陪同下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女儿家。可是到了楼前,老人却怎么也记不清是哪个单元门。当时,小区里没有路灯,漆黑一片。张智杰和陈高嘉心里也不免有些害怕。老人语无伦次地表达出,希望两人在楼下等他,他要自己上楼找女儿,再回来当面跟他俩道谢。两人想着,没见到家属,老人就依然有走丢的风险,于是克服内心的恐惧,没有离开,一直观察着老人进了电梯门,发现楼层显示一直停留在“1”。于是两人重新按开了电梯,将老人扶了出来。
老人没有手机,张智杰就一遍又一遍耐心地问出了女儿的电话号码。号码拨通,由于是外地号码,加上是深更半夜,电话那头的女儿一开始怎么也想不到父亲能自己跑出来这么远,以为遇到了诈骗,果断把电话挂掉了,再打也不接。两人又换了陈高嘉的电话打,电话接起,女儿仍旧不信,直到听到父亲的声音,女儿才将不可置信地跑下楼来。
两人见老人已交到家属的手中,这才放心地离开。原来老人刚刚出院,身体和精神还处于恢复期,这才出现那天夜里发生的一幕。第二天,老人的家人联系到两人,想表示感谢,被两个同学婉拒了。在他们的心里,他们只是做了应当做的事,只是无愧于看到弱者处在极度危险的状况时、自己那颗迟迟放不下的心。
当“扶与不扶”这个本不该成为话题的话题,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佳大学子张智杰和陈高嘉用自己的无畏与担当给出了答案!
后来,了解情况的记者忍不住问了他们一个问题:“为什么当时那么害怕,而且没有路人作证,还是要坚持把老人扶起并送到他的亲人手中呢?”他们的回答是:“那时路上的车很多,情况很危险,小区又是那样的黑,我们当时挺害怕会遇到骗子,可我们也担心他是万一真的需要帮助呢?如果我们因此而放弃,老人会不会遇到更大的麻烦和危险,我们又怎么能心安!”
这个答案让记者动容了很久,是他们让善良、勇敢、好心、热心、细心这些美好的词汇得到了具象化。扶与不扶的答案是不止要扶,还要一扶再扶,要帮人帮到底,真正地为这个社会尽可能地付出最大的责任。
善良的人往往有着更多优秀品质。通过向两名新澳网官方网站浏览器辅导员老师了解得知,张智杰、陈高嘉两名同学在校期间也是一个各方面都很出色的“达人”。他们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勤奋好学,积极参加新澳网官方网站浏览器各项活动,为人热情大方、乐于助人,还曾多次获得新澳网官方网站浏览器新澳网官方网站浏览器综合奖学金。
见义勇为暖人心,佳大学子展风采。扶起摔倒的老人虽然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却是当代大新澳网官方网站浏览器弘扬雷锋精神的生动体现。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大新澳网官方网站浏览器高尚的道德品质,描绘了佳大学子该有的精神风貌,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责任!
新澳网官方网站浏览器工作部(新澳网官方网站浏览器处)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新澳网官方网站浏览器将持续开展思政教育,引领新澳网官方网站浏览器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融入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热忱关爱他人,以实际行动回应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宣传部 李韦函)
(新澳网官方网站浏览器工作部 黄博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