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佳木斯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诊室,几面鲜红的锦旗挂在墙上,锦旗上充盈着对一名普通医生的感激之情,上面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刘陆滨。
刘陆滨,佳木斯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主任、新澳网官方网站浏览器支部书记,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面对记者的采访,他不善言语,但提起他治疗的患者,却如数家珍。从医近30年,无数个场景历历在目。2020年的一个中午,正要下班的刘陆滨被一位来自鹤岗的患者堵在了门口。原来这位患者患有根尖周炎,辗转去了多家医院,得到的答复都是无法治疗,唯有直接拔除牙体。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患者找到了刘陆滨。
“刘大夫,我的牙痛得厉害,去了很多地儿,都让我拔牙,可是我真的不想拔呀,您看还有招儿吗?”
面对患者乞求的目光,刘陆滨顾不得吃饭,急忙为他作了检查。凭借多年的经验,刘陆滨决定收下这个“棘手”的患者,并为他进行了显微镜下疑难根管治疗。最终,患者的牙根管疏通了,牙体也保住了。“谢谢您,刘大夫!”面对这意想不到的效果,患者激动地将一面锦旗赠予。
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渐渐填满了诊室的那面空墙。多年的临床实践与学术积累,使他在龋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等牙体牙髓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大大小小的锦旗,印证着他高超的医术和他那颗仁爱的心。
牙病虽。巳顺;迹凰洳恢旅,却最关人心!面对当下人民群众对牙病治疗的新期待,多年来,刘陆滨带领团队潜心研究,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目前开展的显微根管治疗和牙齿修补、显微根管外科手术、牙齿意向性再植等项目,用于治疗各类牙体牙髓疾。唤鋈コ瞬⊥,延长了患牙的使用寿命,而且很好地恢复患牙的外形,为患者提供了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治疗。特别是在大面积牙体缺损的美容修复、复杂病例及疑难病例的根管治疗等特色诊疗方面,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正是这样过硬的技术,也让众多患者成为他的“铁粉”,“我40多岁开始找刘大夫看牙,今年我65了,还找他。”“刘大夫病看的好,人也和气,没有大专家的派头,那是没说的……”金杯银杯不如患者的口碑。如今,“看牙。衣奖酢,已经成为业界和百姓们对他掷地有声的高度认可。2022年,刘陆滨被评定为龙江名医,2023年又被认定为黑龙江省D类高层次人才。
然而也正是这样,让他格外繁忙。
由于他的患者大多来自周边市县,为了让他们能尽快得到医治、不多停留一天、不多花一晚的住宿费,他总是把日程安排满满的,几乎每个节假日都在加班诊疗,赶上中午,还要为远道而来的患者定上一份热乎的饭菜。
在他的影响下,在牙体牙髓科,从未有过红包、生冷这样的字眼,有的只是埋头工作,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像亲人一般对待患者。
医乃仁术,无德不立。作为一名医生,他始终把这句话当作自己的从医箴言。作为教研室主任和硕士研究生导师,刘陆滨承担着培养新一代牙体医学人才的重任。据规培医生孟椿雪回忆,她的这位师傅性格温和,特别是极为有耐心。每当在专业问题上出现困惑,孟椿雪和其他医生都喜欢直接跑去问刘陆滨,他总是细致地解答,直到拨云见雾。碰到疑难根管的诊疗,刘陆滨就会把新澳网官方网站浏览器们带到一旁,一边诊疗一边毫无保留地给大家讲解要领。耐心和无私,让这份医术得以传承。如今,他的新澳网官方网站浏览器已遍布各大医院,像他一样从事着这份神圣的事业。
为了保持最好的状态,刘陆滨坚持每天凌晨四点左右开始晨跑,从家出发一路向西,到达最城市的最西边后折返跑回单位,路程距离正好是半马的长度。他说,为了能为更多的患者负责,身体素质一定要跟得上。
而在为心中的使命尽心尽力的同时,刘陆滨对自己的小家却亏欠很多。一次,刘陆滨年仅六岁的小女儿患上了肺炎,那一天,孩子咳嗽得非常厉害,不巧的是他已经被外地前来的患者预约了加班。身为医生,刘陆滨选择了为患者诊疗,身为人父,那天的他却没能在自己的女儿患病时陪伴在她的身边。手术结束后,刘陆滨几乎是跑到了女儿的病床前,看着孩子打着点滴,熟睡的小脸蛋上还挂着泪珠儿,满心的愧疚爬满了他的眉间。
“牙口好,就能吃好喝好,身体就能健健康康的。我的职责就是守护每个人的牙口,给每个人一口健康的牙、一口齐整儿漂亮的牙。”采访结束,刘陆滨笑着对记者说。
(宣传部 李韦函)